水稻虽然是一种沼泽植物,耐涝能力较强,但被洪水淹没仍会受到伤害。水稻淹水随受淹时间和温度影响,在25℃以下,淹1-4天危害不大;在30℃以上淹1-4天可结实不正常,在40℃以上淹1-4天可导致枯死绝收。水稻苗期受淹,秧苗细长,叶发黄,一般难恢复;分蘖期受淹,老叶坏死,心叶卷曲,水退叶枯,但一般不致腐烂;拔节期受淹,植株细弱,易倒伏折断;孕穗期的抵抗力最弱,易出现烂穗和畸形,结实率降低;灌浆期受淹,老叶枯黄,顶叶发黄,穗上发芽,粒重下降,米质变差。淹水时,水越是浑浊,受淹叶片在水中接收的光越弱,受害越重,反之,水较清则受害较轻。淹水伴有风浪或流速较大,则茎叶受到的机械损伤大,甚至使植株倒伏,造成的损失也大。
一、抗灾补救措施
(一)尽早排除积水。涝灾后应迅速组织人力,集中一切排水设备,进行排水抢救。先排高田,争取让水稻叶尖及早露出水面,尽量减少受淹天数,减轻损失。但在排水时应注意,在高温烈日情况下,不能一次性将水稻田水排干,必须保留适当水层,使水稻逐渐恢复生机。如果一次性排干田水,容易造成水稻枯萎,反而加重损失。在阴雨天,可以将田水一次性排干,有利于水稻恢复生长。
(二)加强田间管理。一是扶苗洗苗。稻田遭遇洪涝灾害,水质浑浊,含大量泥沙、污泥吸附在叶片上,会堵塞气孔,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。如果洪涝过后遇高温会导致叶片组织坏死,影响产量。应在在退水时,随退水涝去漂浮物,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。在退水刚露苗尖时,可用竹竿来回振荡,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,进行洗苗。一般在水质混浊、泥水多的地区,容易积沙压伤植株。处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前期的秧苗,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,清除烂叶、黄叶。洪涝期间,部分植株会倒伏,退水后应把倒伏的稻株逐株扶正。扶苗时要小心,避免断根伤叶。如果叶片仍带有污泥,应用清水冲洗干净,但不要再损伤茎叶,使其尽快恢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。处于孕穗抽穗期、淹没时间在24小时内的稻田,当水退后应立即扶苗洗苗。二是科学管水。洪水退后,要及时在田间四周开好排水沟,特别是低洼田一定要开沟排水,可促进根系恢复生长。然后采取科学的灌水方法,既保持稻株需水又保证土壤通气。对已进入孕穗抽穗期的稻田则应保持浅水层以养胎保穗;对已齐穗灌浆的稻田要运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,切忌断水过早,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。三是追施肥料。刚出水的稻田要在开沟露田的同时,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肥料。水稻受淹出水后,根、叶、蘖要尽快恢复生长,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元素与矿物质,加之原有稻田肥料流失较多,故追肥宜快,用量要足,以促进稻株尽快恢复生长。施肥应以增施速效肥料为主,并根据生育期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、使用不同的肥料种类和用量。对在拔节期间受淹的稻田,可采取一追一补的方法,施肥以氮为主,配合磷钾,宜在排水后3天内,每亩施尿素10-12.5公斤或复合肥30-40公斤,后期还应补施促花肥以促大穗,每亩用尿素4-6公斤;在水稻抽穗20%时,为促进抽穗整齐,每亩可喷施0.5-1克“920”;在灌浆结实期,为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,每亩可结合喷施千斤顶100克,每隔5-7天喷一次,连喷2-3次。四是综合防治病虫害。大水浸过的稻田,易发白叶枯病、纹枯病,中迟熟早稻和中稻,退水后要及时防治,防止“灾后灾”。每亩可选用20%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40克,5%可湿性粉剂150-200克,对水50-6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;亩用20%叶枯宁(叶青双)可湿性粉剂125-150克、20%噻菌铜悬浮液100-125克或2%宁南霉素水剂250毫升,对水50-60公斤喷雾,防治白叶枯病。晚稻移栽前,一定要喷施一次保护药和“送嫁肥”,防治白叶枯病和稻蓟马。要密切注意灾后病虫发生动态,加强预测预报,及时喷药防治,确保灾后病害无大流行,虫害无大发生。
二、及时补种改种
因洪涝灾害绝收的田块,要抢时补种改种,确保多种多收,弥补灾害损失。对淹死的中稻和晚稻秧田,要在积极组织秧苗的调剂下,抓紧做好早稻翻秋工作,尽量扩种水稻。早稻翻秋可采取栽插翻秋和直播翻秋两种办法。翻秋用种最好选用早熟或中熟偏早的隔年陈种。栽插翻秋采用旱育秧,抢在7月22日前催芽播种,秧龄控制在15-18天,实行小蔸密植,浅插匀插,每亩插足25-30万基本苗。直播翻秋,抢在7月25日前整田开厢,温水浸种,破胸播种,每亩保证基本苗30万。季节偏紧可改种红薯、黄豆、绿豆、蔬菜等,要增加种植密度、加强肥水管理,做到以密补迟、以肥补迟,达到一播全苗。
水稻遭遇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
2017-05-24 浏览[2200]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