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新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农业新闻

“立秋三场雨,秕稻变成米”立秋了,农事应该注意啥?
2019-08-31  浏览[2471]次

       8月8日,进入“立秋节气”。

    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。
    于咱们农民来讲,秋的含义,含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。这时,正是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。立秋,对农事有哪些影响?

一、温度的影响

    温度不仅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,而且对农作物同样产生巨大的影响,可以决定农作物成熟的速度。

二、水分的影响

    立秋后,由于水分的减少,夏季作物也逐渐减少水分,开始衰退变老,走向成熟。

三、光照的影响

    立秋后,光照强度的的减弱,对需要强光照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,如水稻、大豆、玉米、红薯等等作物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,导致快速衰退成熟。因此,光照对农作物后期发育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。


农事活动应该注意啥?

一、灌溉

    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,晚稻开花结实,大豆结荚,玉米抽雄吐丝,棉花结铃,甘薯薯块迅速膨大,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,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。
    所以有“立秋三场雨,秕稻变成米”“立秋雨淋淋,遍地是黄金”之说。所以农民朋友们要在此期间要多给自家的农作物浇水才行

二、管理

    立秋以后,天气逐渐变凉,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,打理、整枝、去老叶等要及时跟上,以减少损失,防止优品变次品。
    农谚说:“七挖金,八挖银”,秋挖可以消灭杂草,疏松土壤,提高保水蓄水能力,若再结合施肥,可使作物长得更好。

三、除虫

      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,如水稻三化螟、稻纵卷叶蟆、稻飞虱、棉铃虫和玉米螟等,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,针对不同作物出现的不同害虫,尽早使用针对性药水,进行除虫。
    总之,立秋后,主要是气温的变化,水分的降低,光照强度的减弱,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非常大的影响,对促进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。

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35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