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新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农业新闻

玉米、大豆、花生等作物想要夺得高产, 必须这样管理!
2021-06-29  浏览[1022]次

      随着麦收工作结束,秋作物播种植也基本结束,随之而来的秋季作物管理工作也将开始。那么,今年秋季作物怎么管,应该抓好哪些重点,今天就来给大家聊一聊。




一、前期管理

       1、要及早查苗补种。秋作物播种出苗后,尽快进行田间调查,对缺苗地块和地段及早进行查苗、补苗。对缺苗20%-30%的地块,可选用早熟品种于浸种催芽后进行补种;对缺苗20%以下的地块,可用预备苗进行带土移栽,栽后浇水,以利成活。确保种植密度,实现合理密植。


       2、及时间、定苗。 采用单粒播种机播种的地块,要根据品种特性,合理确定种植密度。如个别地块没有采用单粒播种机播种,在秋作物出苗3片叶后,要及时进行间苗,去弱留壮。于5叶期进行定苗,使秋苗群体整齐、均匀一致、密度合理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  3、应用化学除草技术。 玉米田化学除草可在杂草2-4叶期、玉米苗3~5叶期,用24%烟嘧磺隆·莠去津进行茎叶处理;大豆、花生田可选用都尔乳油、拉索封闭处理进行,也可用高效盖草能、精禾草克等,花生、大豆田阔叶杂草较多时,也可选用克阔乐等除草剂。要严格操作规程,以免造成药害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4、巧施苗肥,培育壮苗。巧施苗肥是培育壮苗的关键。底肥施入不足的秋作物,视苗情少施或不施苗肥。没施底肥的地块,出苗后要结合中耕进行偏心追肥,按照弱苗多追、旺苗少追、壮苗不追的原则,促苗早发,达到稳壮苗、促弱苗、控旺苗的目的,及早搭好丰产架势,推荐使用稼好花果山。


       5、加强测报,及时防治病虫害。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、蓟马、麦秆蝇、粘虫、红蜘蛛、稻飞虱、稻叶蝉、草地贪夜蛾等害虫,并及时预防青枯病、根腐病、叶斑病、粗缩病等病害。


       6、防涝除渍害,遇旱浇水。秋作物苗期怕涝不怕旱,对苗期田间出现涝渍害的地块,要及时进行排涝除渍害。遇旱要及时浇水,缓解旱情。


二、中期管理

     

      此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,也是决定穗多、穗大、粒多的关键时期。管理重点是以落实肥水、病虫害防治为主的关键时期。


      1、科学合理追施肥料。各作物一生需肥规律各不相同,施肥要根据各秋作物的需肥规律及产量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追施:


     玉米施肥原则,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,需N2.6公斤、P2O50.9公斤、K2O2.34公斤;施肥方法:5%的氮肥作种肥和全部的磷钾肥采用种肥异位机械同播或苗期早施,35%氮肥在拔节期追施,剩余60%的氮肥在大口期施入。


      大豆按照每生产100公斤籽粒,需N8.5公斤、P2O57.8公斤、K2O3.7公斤进行施肥。但由于大豆根瘤菌从土壤空气中固氮量能够满足需氮量的1/3至2/3,所以氮的施量应减半,在初花期追施。


      花生田块按照每生产100公斤花生果需N 5公斤、P2O5 1公斤、K2O2公斤进行施肥,结合花生根瘤菌固氮约能满足花生需氮总量的70%以上,施肥比例为1:1.5:2,花生是喜钙作物,初花期围根追施20—40公斤石膏为宜,追施深度3寸左右,减少肥料流失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2、病虫害防治  秋作物生长中期病虫害发生种类较多,除加强肥水管理、提高秋作物抗逆能力和对部分害虫进行田间诱杀外,还要结合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。


      防治玉米螟可在7月中旬,亩用克百畏颗粒剂1—1.5公斤丢心防治,并兼治后期穗蚜。


      防治玉米大、小斑病、花生叶斑病可于发病初期,亩用100—150克代森锰锌或百菌清对水喷雾,防止和控制病害蔓延。


三、后期管理


      此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,也是决定粒重和产量的关键时期,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、防止早衰,提高光合作用,延长叶片功能期和籽粒灌浆时间,提高灌浆强度,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,增加粒数,提高粒重。


      1、追施攻粒肥及喷施叶面肥。追施粒肥是防止秋作物后期早衰,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。对于前期施肥较少,后期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,要及早亩追尿素5—7公斤加稼好花果山进行叶面喷施,起到补肥及化控的作用。


      2、继续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。秋作物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影响千粒重的提高,降低产量和品质。玉米应以防治青枯病和大小斑病、锈病为主;水稻以防治纹枯病、稻瘟病为主;红薯以防治斜纹夜蛾为主;大豆要继续以防治豆天蛾、造桥虫、花生应以防治白绢病等为主。


       3、遇旱浇水,遇涝及时排涝除渍。玉米抽雄到蜡熟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40—50%,特别是抽雄开花期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。水分不足会造成雌、雄穗花期不遇,影响结实。及时浇抽雄开花水,可防止出现“卡脖旱”,促进正常开花授粉,降低田间温度,减轻高温热害对授粉的影响,增加粒数和粒重。但水分也不宜过高,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%,会引起根系缺氧,导致根系早衰,降低粒重,因此,后期遇涝渍害还应及时排涝除渍。


      4、适时收获。适时收获是不增加投入,又能提高秋作物产量、改善品质,增加效益的一项经济有效措施。


      玉米应在乳线消失(苞叶变干后10天)进行收获。大豆应在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,籽粒变硬摇动有响声后进行收获。



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35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