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新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农业新闻

水稻出现“葱管状”,这事不能大意了,要及时防治!
2021-08-21  浏览[2632]次
       近期,有些区域种植的水稻心叶出现“葱管状”,容易误判为二化螟为害,经现场核查、诊断后,确定为水稻白叶枯病,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,供参考防治。

     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,又称白叶瘟、茅草瘟、地火烧等,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。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,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;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;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,并向内卷曲,远望一片枯槁色,故称白叶枯病。

      在籼稻上的白叶枯病斑多半呈黄色或黄绿色,在粳稻上则为灰绿至灰白色。在我国南方稻区一些高感品种上易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,其主要特征为“失水、青枯、卷曲、凋萎”,形似螟害枯心,因此不少农户常常傻傻分不清!


那该如何诊断是白叶枯病还是螟害    枯心呢?

      方法一:将枯心株拔起,切断茎基部,用手挤压,如切口处溢出涕状黄白色菌脓,即为白叶枯病。若为螟害枯心,可见有虫蛀眼。

      方法二:在病健交界出剪下一小块病组织放在玻片上,滴上一滴清水,再加上一玻片夹紧,约1分钟后对光看,如切口有云雾状雾喷出,即为该病。方法三:也可剪一段6厘米长病叶,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一昼夜,上端切口如有淡黄色浑浊的水珠溢出,即为该病。


如何防治?    

        防治白叶枯病必须以抗病良种为基础,杜绝病菌来源为前提,秧苗防治为关键,肥水管理为重点,在初发病期施药防治为辅助的综合措施。

       1.加强植物检疫禁止随意调运种子,不要从病区引种。引种时要严格地进行种子检验。

       2.选用抗病品种在水稻白叶枯病发病流行区,要因地制宜地选育推广抗(耐)病品种,及时淘汰高感品种,加强品种轮换,避免单一品种的长期种植,导致品种抗性的退化和丧失,引发病害的流行。从品种类型看,一般糯稻抗性最强,粳稻次之,籼稻最弱。

       3.开展种子消毒种子带菌是白叶枯病发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。

       可选用85%三氯异氰尿酸(强氯精)300~500倍液,或45%代森铵水剂500倍液等,浸种消毒12~24小时,浸种后洗净再催芽播种。

       4.清除病残体水稻白叶枯病可以在稻种、稻草和稻桩上越冬,老病区以病稻草传病为主。水稻收获后,应及时清除病稻草、病稻桩以及田边杂草,不能直接还田。不用病稻草覆盖秧苗、捆秧,以防病菌传入秧田,带入大田。对带病田块,可深耕灭茬,有条件的可实行水旱轮作,以降低菌源。

       5.培育无病状秧秧田应选择地势高,无病,排灌方便,远离稻草堆、打谷场和晒场地,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。在秧田期要防止淹水,切勿串灌、灌深水。    

       6.加强肥水管理健全排灌系统,实行排灌分家,不准串灌、漫灌,严防涝害;按叶色变化科学用肥,配方施肥,使禾苗稳生稳长,壮而不过旺、绿而不贪青。

      在施肥方面,要配方施肥,施足底肥,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,避免偏施迟施氮肥,防止贪青徒长,使禾苗稳生稳长,壮而不过旺、绿而不贪青。

      在水的管控方面,要平整田地,避免低洼积水;要浅水勤灌,适时适度晒田,防止串灌、漫灌,注意及时排涝。

       7.适时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病情监测,做到“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防治”,封锁或铲除发病株和发病中心。秧田在秧苗3叶期及拔秧前3~5天用药;大田在水稻分蘖期及孕穗期的初发阶段,气候有利于发病时,特别是出现病斑,应立即施药防治。

      药剂每亩田可选用20%噻菌铜悬浮剂100~120克,或20%噻唑锌悬浮剂120mL,或20%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,或20%噻森铜悬浮剂120~130克,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,或噻霉酮、碱式硫酸铜或其他铜制剂类,以及氯溴异氰尿酸均可。一般情况需连续用药2次,即7天后再施药1 次,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。应根据抗性、天气及发病情况适当调整农药使用量和施药间隔期。

本文内容来源于浙江农业农村,我们尊重原创,若侵犯著作权,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,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,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。)

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35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