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再生稻”的前世今生
2022-07-31 浏览[1443]次
“再生稻”俗称“翻生稻”。
水稻和一般农作物种植的常识是,南方地区春播夏收、夏播秋收,北方地区是冬播夏收或春播秋收,播一次种一次收获。
所谓“再生稻”,就是头季水稻收割后,利用稻桩重新发苗、长穗,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。在操作上,就是在春天水稻种子播下去,夏天收获时候只割稻株的上三分之二部分,保留下面三分之一植株和根系,并施肥培育,让其短时间内再长出一季稻子,秋季可以再次收获。
再生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,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。早在晋代郭义恭的《广志》中,就有“南方有盖下白稻,正月种,五月收,获讫,其茎根复生,九月熟。”的记载。在民间,它也有“抱孙谷”或“秧孙谷”的俗称。
再生稻的适宜种植区域多为光温资源“两季不足、一季有余”的地区,人们可利用一季早中稻收割后培育再生稻,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,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单位面积总产量。
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基本都可以种植双季稻,也就是一季早稻一季晚稻,早稻生长期短,在100天左右,一般在4月份播种,7月中旬前后收获。
晚稻在7月下旬前播种,由于晚稻播种不久就入秋了,气温开始逐步下降,因此,生长期偏长,一般都要11月下旬收获,这之前如果气温下降太快,晚稻的收成就要大打折扣,所以晚稻种植的时间很关键。
在解放初期到七十年代末,我国的农业基本还处于最初期农耕时代,机械设备使用率很低,水利设施也不是很完善,还有耕牛和人力等多种因素影响,在每年农村“双抢”季节,总有部分晚稻种植面积来不及重新耕地种植,那个时候我国还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,谁也不舍得撂荒,经过多年积累的经验,就创造出了“再生稻”的模式,而且“再生稻”第二次生长收获的水稻,加工成的大米口感比正常种植的晚稻口感更好,这是我国广大勤劳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但是那时的“再生稻”产量较低,其实是无奈的选择。
近几年来,我国的农业种植成本逐年上升,种植水稻几乎没有什么利润,就又有些种植户想到了用种植“再生稻”的方法降低成本,因为种植“再生稻”不用二次耕地和播种,还能省一些人工支出,前提是产量,特别是再生这一季的产量,这种种植方法以前之所以没有得到推广,最大的原因就是第二季的产量偏低。
近几年来,经过育种研究机构的不懈努力,终于研发出了几款适合“再生稻”种植方法的水稻品种,而且两季的所产的粮食加在一起可达到一吨以上。这个品种第一季的收获时间在8月上旬,比早稻晚两周时间,跟中稻前后上市,因此,口感和品质均比早稻要好,跟中稻差不多,而晚稻的口感很好。
作为一种“一次播种、两季收获”的水稻栽培方式,再生稻具有增产增效、生育期短、米质优、省种、省工、节水等优点。由于优势比较明显,这项种植技术和品种近几年来发展的较快,在湖南、江西、湖北东南沿江地区和皖南及河南部分地区得到较快的推广。根据统计,在中国南方稻区的1.6亿亩单季稻田中,约有5000万亩适宜种再生稻。
可以说,再生稻能够有效解决双季稻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问题,对调优粮食生产结构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有重要意义,一直是南方很多省份提高复种指数、稳定稻谷总产的一个重要措施。
相信不久的将来,随着种子技术不断提升,品质进一步优化,产量逐步增加,今后很多不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,都可以利用“再生稻”技术,实现种一次收获两次,从而真正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,实现口粮和食物自给自足。
(来源:中华粮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