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新闻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农业新闻

水稻恶苗病形态特征及防治措施
2017-04-27  浏览[2852]次

水稻恶苗病形态特征

   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,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。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。苗 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,叶片叶鞘细长,叶色淡黄,根系发育不良,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。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。湿度大时,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,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。病轻的提早抽穗 ,穗形小而不实。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,严重的变褐,不能结实,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,病轻不表现症状,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。

水稻恶苗病传播途径

   带菌种子和病稻草是水稻恶苗病病发生的初侵染源。浸种时带菌种子上的分生孢子污 染无病种子而传染。严重的引起苗枯,死苗上产生分生孢子,传播到健苗,引起再侵染。带菌稻秧定植后,菌丝体遇适宜条件可扩展到整株,刺激茎叶徒长。花期病菌传播到花器上,侵入颖片和胚乳内,造成秕谷或畸形,在颖片合缝处产生淡红色粉霉。 病菌侵入晚,谷粒虽不显症状,但菌丝已侵入内部使种子带菌。脱粒时与病种子混收,也会使健种子带菌。

水稻恶苗病发病条件

   土温30~35℃时易发病,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;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;增施氮肥刺 激病害发展。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。一般籼稻较粳稻发病重。糯稻发病轻。晚播发病重于早稻。

水稻恶苗病防治方法

1)建立无病留种田,选栽抗病品种,避免种植感病品种。

2)加强栽培管理,催芽不宜过长,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。做到“五不插”:即不插隔夜秧,不插老龄秧,不插深泥秧,不插烈日秧,不插冷水浸的秧。

3)清除病残体,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,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。

4)种子处理。用1%石灰水澄清液浸种,15~20℃时浸3天,25℃浸2天,水层要高 出种子10~15cm,避免直射光或用2%福尔马林浸闷种3小时,气温高于20℃用闷种法,低于20℃用浸种法。

5)水稻移栽到大田以后,如发现病株可喷25%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3%恶霉•甲霜水剂1000倍液。因此,无论是在苗床还是在大田发现恶苗病病株,都要及时拔除,以免病株枯死后,茎秆上产生的病菌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,侵入稻粒,成为下一年侵染来源。水稻恶苗病,预防是关键。

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3543号